教师考试

重庆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辨别印象形成效应的小技巧

这篇文章不能教你如何一个月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但是如果想考高分,建议你从现在开始系统复习),重庆中青公考网为您提供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技巧,以及包括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技巧教师招聘复习资料,看中青公考教师招聘网

通过这篇文章你可能会知道:

一、笔试分值结构及考试题型

二、笔试各科该如何备考

三、笔试每年必考考点

快接着看哦!

印象形成效应常见的为五种,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虽然所占分值并不高,但是出题频率相对较高,并且考察非常灵活,需要大家重点去记忆关键信息,具体分析如下:

首因效应:又称为最初效应,指的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例如:参加面试、或者相亲时,我们会倾向于隆重的打扮自己,力求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为接下来的交往打好基础。

近因效应:也叫作最近效应,指的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例如: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晕轮效应:又称为光环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做相似的判断。例如: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一白遮百丑,诸如此类,都是放大一个特征来影响其他特征的。

社会刻板效应:又称为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队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无视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例如:东北人都会唱二人转;四川人都能吃辣。

投射效应:指的是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例如:疑邻盗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

在以上五种效应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分技巧是:首因效应大多发生在与陌生人之间,而近因效应一般发生在熟人身上。而社会刻板印象和晕轮效应通常是同学们比较难区分的点,社会刻板印象体现的是对总体特征的以偏概全,例如老师认为数学学得好的学生,物理学得也好;而晕轮效应是对于个体特征的以偏概全,例如小明的数学好,老师认为他各科成绩都好。

【习题巩固】

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纪律和品德等方面表现得也很好,这种现象属于( )。

A.刻板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晕轮效应。题干中说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也好,属于对于个体特征的以偏概全,通过一个特征,来对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故选B。

A选项,刻板效应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队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无视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题干中说的是一个人的一个特征被泛化到其他特征,刻板效应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C选项,近因效应指的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题干中未涉及到新近获得的信息。

D选项,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题干中未涉及到最初印象之类的词汇。

ACD三项与题意均不符,故选B。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更多招录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重庆中青公考”(微信号:CQZQGK)

1605858453733066.jpg1605858453724429.png1605858453530527.png


 快来扫扫二维码,及时掌握相关考试资讯哟~



分享到:

精彩推荐

  • 国家公务员
  • 重庆公务员
  • 教师考试
  • 事业单位
  • 医疗卫生
  • 金融考试
  • 军队考试
  • 在职考试

考试日历

考试名称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 10.25-11.03 12.03-12.04
四川2022下半年省考 10.26-11.01 11.26-11.27
大渡口教育事业单位 10.30-11.03 11.12-11.12
南岸教育事业单位 10.27-10.30 11.06-11.06
重庆选调生 10.23-10.27 12.11-12.11
重庆市遴选公务员 10.09-10.13 11.05-11.05